三尺讲台半生田,桃李芬芳香满园。

他们装着知识,怀着激情,

揣着梦想,为党育人。

他们一腔热血,扎根教育,

奉献智慧,为国育才。

在金桂飘香、朝气盎然的九月,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们在这里向社会、全校师生展示济源一中2023年师德先进个人的风采。

 

请上下滑动阅读↓↓↓

郭芳芳

 

市青年教师领军人物,十佳教学能手,省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参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研究》《高中地理实践课程中劳动素养的培养研究》等多项课题并考核优秀。

2006年,郭芳芳老师怀着教育的梦想、奉献家乡的信念,参加了河南省首届“三支一扶”计划,并主动申请到济源邵原支教。在这里,生活条件差,水土不服,体重下降到不足45kg,可是山区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真挚的感情融化了她所有生活上的困难。离家近的学生走读,他们捎一根玉米、一个红薯或者一点油炸食物偷偷放郭芳芳老师办公桌上。这些都是他们眼中的“好东西”,问是谁给的,他们总是抿嘴一笑不说话。班里有个同学的家庭非常困难,为了省钱他自带干粮,害怕老师和同学笑话,就等教室没人时解决午餐。此时大学刚毕业的郭老师手里没有积蓄,“三支一扶”属于自我奉献的基层服务项目,每月只有600元交通补。但此情此景,她没有任何犹豫,每月拿出100元来资助这位同学直到毕业。在郭老师的呵护下,这位同学学习也非常努力,最终考上了理想大学。

2018年9月,郭老师的母亲查出恶性肿瘤,此时她父亲已经过世多年,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所有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感觉天要塌了。但是学生的课也不能耽误,思虑再三,她把母亲的手术放在十一国庆节期间,为的是最危险的三天可以全身心日夜陪伴母亲。三天过后开学了,郭老师上午边看液体边做题、备课,下午去上课。在母亲面前,她需要装着若无其事,安慰她很快就可以出院;在教室,她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支撑教学。懂事的学生们感觉到了她的来去匆匆,于是有问题直接就在课堂中提出来解决,晚自习学习效率高,经常是提前做完,当晚就解决。虽然处境艰难,但没有缺学生们一节课。在期末考试中,郭老师任教的地理学科仍取得了年级第一,一直到高考,她所带地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投身教育是她的无悔选择,遇到困难坚守课堂是她对学生爱与责任的体现。郭老师始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天。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黄毛丽

 

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德育工作者,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多个课题结项,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团支部辅导员”“最负责任心教师”“优秀班主任”。

作为一名班主任,黄毛丽老师总是严格要求,用爱陪伴。军训期间天气炎热,她全程陪伴,一旦有同学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现象,她就会带着他们到树荫下歇息,安抚情绪,并及时拿出巧克力、红牛等给他们补充体力。班里有个孩子心理问题严重,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没有去做治疗。为孩子安全的考虑,要求这个孩子晚上回家住宿。但是父母在工地干活,有时下班晚,接送十分不便。于是,黄老师在家长特别忙的时候送孩子回家。每次返回家中已经深夜11点,黄老师的两个孩子早已熟睡。

“业精于勤荒于嬉”。作为语文教师,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语文早读隔天一次,加上每周不定时查操,早上5点多到校,更是常态。她时常留两个孩子在家独自睡觉,时常半夜爬起来备课。即使是感染新冠、眩晕症发作,她仍顶着欲裂的脑袋,坚持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一名教师,为开启学生智慧,她潜心阅读,刻苦钻研。如何因材施教,寻求适合文科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成了她最大的追求。她相继阅读了周弘的赏识教育、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李镇西的共享式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刘祥的生命在场的教育观,做了厚厚一本笔记,写了十多篇的教育反思。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在尝试中不断学习,形成了自己的课堂风格:有情境、有激情、有提问、有互动、有巩固。

“激情与潜能相辅相成”。作为一名教师,为点燃学生的激情,她变换方法,不断创新。她每日自创或使用他人的一句激励语写在黑板上,开启学生们的一天;为唤醒他们沉睡的梦想,给学生们读励志文章,看名人成长的视频。一蹶不振的赵某某同学闪着明亮的眸子说:“老师,我现在学习特别有劲儿,特别有方向感。您瞧,这是我整理的课堂笔记……”刚转入黄老师班两个月的王某某同学笑盈盈地说:“老师,我现在心里特别踏实,再也不忙乱了。”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李会芳

 

市教育系统身边好人、市先进个人、市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高考功臣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研组负责人”。

犹记得2012年夏天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数学晚自习,李会芳老师正在讲课,忽听见教室后面一声响动。原以为是哪个学生的恶作剧,可是从旁边同学惊慌失措的表情中,她意识到出大事了:教室后面一名学生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克制住内心的紧张,她一边让班长去教学处打120并告知班主任,一边疏散同学并寻找干净的毛巾塞到患病学生口中,防止她咬舌。很快,班主任王老师及时赶来,陪同学生去医院治疗,所幸送医及时,孩子身体无大碍。第二节的晚自习,班级充斥着躁动不安的情绪,她立即停下教学,陪着学生聊日常,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同学生病这件事。晚自习结束,她又来到女生宿舍查寝,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安抚情绪,同时向班主任反馈孩子们内心的害怕不安。第二天,校领导专门询问事情经过,并对她的做法给予肯定,同时请学校的心理教师给孩子们上课疏导,至此生病风波才过。经过这次事件,李老师积极在网上学习各种基础的急救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2020年6月,临近下课时,她发现平常比较活泼的一名学生趴到桌子上表情很难受。下课后就陪他一同到班主任处请假看病,不料在办公室学生突然出现抽搐,嘴唇发紫,手指僵硬。李老师和另外两名老师赶紧让他躺在垫子上,用热水瓶给他取暖,并不停地揉搓他的双手,安慰他医生马上就到。校医赶来,初步诊断是由于过度紧张而造成的急促呼综合征。事后和班主任结合,与学生详谈才发现孩子的家庭比较困难,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从小就有慢性胃炎,当天就是胃痛引发病症。随后在班主任的动员下,家委会匿名向这名学生捐助了高中生活费用。没有了后顾之忧,这名学生在2021年如愿考上大学,并成为第19届亚运会的志愿者。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2019年毕业的一名学生因为父亲突发重度脑出血,母亲靠打零工维持医药费和她们姐弟俩的学费。看着母亲如此辛苦,她在大三萌生辍学的想法。得知情况后李老师便鼓励她勤工俭学,坚持完成学业。现在看着她在西藏开心地实习,李老师由衷为她高兴。她就是这样一个心系学生、爱护学生的最美教师!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黄亚男

 

市优秀团干,“济源市好人”,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最美教师”“最富责任心教师”“巾帼英雄”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成长和历练在黄亚男老师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开局只带一个国际班的她,是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可以成为高三班主任,如今又有幸成为优秀教师团队的一员。她是别人眼中的幸运儿,却不知道她所谓“走运”背后的故事。

她的“好运”来源于高一时主动申请三个班的工作量,在跌跌撞撞中逐渐找到了教学方法并总结教学心得,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并以全优成绩完成了她的第一轮教学;也来源于对组内和年级活动不论大小,只要是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就努力完成,她认为每个人就像生产线上的一环,各司其职,才能保障环线工作的顺利;也来源于经过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的打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总之,黄老师自工作以来,满怀教育初心,热爱教育事业,肯上进,责任心强,所带班级成绩优异。作为最年轻的高三新手班主任,她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同时注重个人发展,多次在校举办的青年优质课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参与省名师工作坊、校把关题团队等,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思想上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组内和年级各项事务,参与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成人礼、百日誓师等多项活动,深受同事和领导的肯定。生活中待人谦和,乐于助人,与同事相处融洽,对待学生充满耐心,悉心呵护,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宁红印

 

市“先进个人”、市信息技术2.0应用案例比赛一等奖、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校级“最美高三人”“最富责任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宁红印老师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济源一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至今已经教过六届毕业生,连续六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和地理教学工作。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和学生不断地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了解学生,更好地管理学生。为此他坚持每天早起陪伴学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更是做到三个饭后到班陪伴学生,让学生每天能够看到自己,有困难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另外通过系列班会课,以及活动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班级管理做到有的放矢。地理教学上,始终遵循“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必须不断地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从而更好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为此他广泛阅读,参加学校名师工作室,不断地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感谢您的阅读

让我们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潜心学习,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为实现学校多样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策划|办公室

编辑|王林夕

审核|崔小胜 贺欣欣

统筹|孔会军

 

 

时间:2023-09-07 08:05

【教师风采】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济源一中2023年师德先进个人风采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