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成长

智慧育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传承者和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精神力量。为此,济源一中初中部开展2023暑期教师读书心得系列展示活动,我校教师们或叙说案例,或阐述观点,或畅谈体会,文字中洋溢着顿悟、启迪后的喜悦,相信他们在提升自我修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一路芬芳。

第2期

我们推出的是

苗芳芳、裴莉莉老师

读书心得分享

让我们一起悦享时光吧!


来敲幸福门

——读《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语文组 苗芳芳

读书格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浓蕴的书香氤氲在身旁,伴着泛橙的灯光,我安静地享受着假期的美好阅读时光。一本《幸福的方法》,映入眼帘,给我指引了幸福的方向。

《幸福的方法》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由哈佛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所著,这本书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本书第一篇:什么是幸福;第二篇:幸福无处不在;第三篇:幸福像花儿一样。作者运用比喻、实例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向我们介了“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意义”“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以及“幸福的方法”通俗易懂,记忆犹新。

“幸福是一个需要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文中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不禁让我想起和朋友共尝一碗臭豆腐,虽然嘴角辣的发麻,但那是一种味蕾的幸福;和朋友夜爬岳麓山,惊险却刺激,挑战极限,那是一种心理的享受;和同事一起席地而坐,砥砺深耕,感受职业幸福的曙光。

那究竟什么是幸福学习法呢?马克∙凡∙都仑告诉我们: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机会。让学习本身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教给所有的孩子:在自己的精神领域成长!告诉他们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寻找有意义和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孩子们追寻自身价值和获得心流体验,培养孩子求知的热情,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对幸福的追求之中。

我们的使命是追求幸福,为了幸福我们就必须努力工作,寻找生命的使命感,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信念决定命运。幸福才是人生的至高财富,它不在攀登的顶峰,也不在徘徊的山脚,而在努力向前的一路之上。虽然注重目标,更要注重过程,享受创造着的此刻,才会有更完美的未来。

享受幸福的阳光,增加内在的力量;享受幸福的成长,创造心灵的智慧;享受幸福的花朵,做到淡定从容!



读《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有感


政治组 裴莉莉

读书格言:读书开启智慧,智慧点亮人生

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对于教师而言,读书是与名师相遇,体悟教育经验;是与同行对话,分享教育心得。忙碌的校园生活暂告一段落,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工作中挣脱出来,利用假期拜读了唐江澎校长《好的教育 把理想做出来》,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思,通过自身的经验与理论的结合,给我带来了很多启迪与思考。

什么是好的教育呢?唐校长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唐校长的理解,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和对教育核心的深邃洞察,具有宏大的全局眼光和未来视野,给我带来很大的感触。

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在暑期教学中,我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体验。所以此次暑假前两周实践作业来源于2023河南中考真题,使学生从文本试卷走向真实生活、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后四周实践作业则紧扣八上教材主题“社会”,希望同学们走进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同学们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单枪匹马闯关东”,都将有利于提高自身观察思考、实践探究的能力。

另外,我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在批改暑期作业的同时,我会在班级群进行优秀作业年级巡回展示,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优秀作品。通过分享,一方面增强分享者的自信感、荣誉感;另一方面为浏览者提供范例,并自查不足。我见证了学生们学习态度的变化,他们开始愿意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实践作业讨论中来。这让我深感教育的力量,当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一门学科或某个领域时,他们就会主动去追求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

《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方向,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我希望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他们的兴趣与特长来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我也会继续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供稿 | 苗芳芳 裴莉莉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 李艳莉


往期回顾

● 书香致远 阅读同行|济源一中初中部2023暑期教师读书心得分享(第1期)


时间:2023-08-11 11:50

书香致远 阅读同行|济源一中初中部2023暑期教师读书心得分享(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