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济源一中初中部——



前言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暑假如约至,读书正当时。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济源一中初中部开展了暑期阅读心得分享活动。在书的世界里,同学们与智者对话,与大师交流,追寻哲人的足迹,聆听圣人的教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22级各班学生分享的优秀读书心得!


《青铜葵花》读后感

2022级4班 何玉莹

读书格言: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葵花,是向阳而生的植物,拥有带给人温暖的植物;冷系的青铜则永远闪烁着清冷与古朴。两个性质完全相反的事物,却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带给人灵魂的共鸣。青铜葵花,或许天生就是一对宿命。
而在这本书中:青铜,是一个因脑膜炎而无法说话的哑巴,葵花,一个父亲身亡的女孩。两个人的生活,注定充满苦难。
七岁的小女孩葵花,他的爸爸是城内有名的雕塑家,她的爸爸常用青铜做葵花。后来,因为自己的亲生父亲落水身亡,所以被青铜家领养,奇妙的缘分就此展开。但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曹文轩写了这样一句话:“葵花从跨进青铜家门槛的那一刻起,她已经是奶奶的孙女,爸爸妈妈的女儿,青铜的妹妹。”
大河、槐树、星河、青铜、葵花,这世间普普通通的事物,却营造了这本书中最淳朴的美。芦苇荡里,站着两个孩子。瘦高的青铜,正望着远方的大河,手紧紧地握着他亲爱的妹妹。妹妹葵花依偎在哥哥的身边,站在那潮湿的世界里。
青铜一家很穷,日子过得很苦,可是再苦也没苦了这闺女,夏天,只有葵花有蚊帐,每到夜晚奶奶都会把汗扇干才睡。冬天 ,葵花要表演。老师让她当主持人,给她借了一个项链,但同学不愿意,葵花很郁闷,青铜知道后,靠自己的双手,磨出了一个冰项链……
葵花十二岁那年,葵花的转折点来了,命运又让她回到了城里,自此以后,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青铜都一整天坐在大草垛顶上,这里可以看到大河最远的地方。因为那天,葵花就是乘坐白轮船从那里消失的。一天、两天、三天……青铜朝前看去,不由得一惊,他揉了揉被汗水弄疼的眼睛,竟然看到葵花回来了。他忘记了自己还在高高的草垛上,迈开双脚向葵花跑去。他无声无息地躺在了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他看见了葵花,她还在水帘下跑动着,向他挥手。他张大嘴巴,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一声:“葵——花”,这便是爱的奇迹。
岁月维艰,爱弥珍贵,正是至爱成为支撑人们战胜苦难的力量。青铜虽是哑巴,但因为爱,最终成功发声。他们虽经历苦难,但仍在苦难中品味快乐。我想,这正是曹文轩想给我们表达的含义吧
正如罗兰·罗曼所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魄。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能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这也是我们如今应该学会的。我们作为时代的希望,应敢于正视面对苦难,在苦难中成长,不畏风雨,成为新时代的支柱。这正是我从这本书中学会的。

评语:


曹文轩曾说:苦难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这部纯美小说让我们读出了最温馨的情感,从你的读后感中老师也体会到了你情感的变化,相信你从这本书中不仅读出了感恩和回报,更读懂了流淌在生活中的爱心,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以乐观的心情去生活和学习吧。辅导教师:牛雁超







抉择与责任

2022级5班 赵良浩

读书格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科学幻想之光绚丽多彩,其中理性的哲思更引人注目。——题记
科幻小说的精彩不止于表面,更在于蕴含于深处的思考。暑假再次阅读《三体》让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那是平凡的一天,但当我合上这本科幻小说最后一页时,我眼中的一切都不再平凡,宏伟的宇宙仿佛在我的头顶展开,绚丽的星空中好像有三颗太阳缓缓转动,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当人类遇到了其他文明时会发生什么?作家刘慈欣所作的《三体》就讲述了文明相遇后发生的故事:人类在宇宙中接触到了第二个文明——三体文明,但两个文明的相遇就像黑暗的森林里拿着猎枪的两个素不相识的猎人,于是两个文明在猜忌中开始相互斗争。人类苦心经营对抗三体文明入侵,想方设法与三体世界斗智斗勇,但由于技术的差距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抉择、挣扎与生存,直到最后两个文明在争斗中互相暴露宇宙坐标,双双被更高等级文明的随手清理毁灭终结。只有两名人类在此劫中成功逃往宇宙,故事也逐渐迎来了终结。
看似最后的结局中过往的一切荣誉、努力、勇敢和辉煌都成了浮云,但在文明争斗中人类精神与意志永垂不朽,在这恢弘的故事下,他们用行动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宇宙鸿篇,这都离不开抉择与责任二词。
推动历史的是人类,而推动人的是责任。三体中的逻辑,肩负责任,“我只给你们三十秒钟时间”,以两个文明的生死相逼,选择单枪匹马建立威慑,成为“执剑人”,让地球文明在技术压制下重新坐上与三体文明的谈判桌。作为下一代“执剑人”的程心,也在为责任而活着。优柔寡断、过分善良是她的争议点,她曾两次以爱为名,把战局推向深渊,但最后人类仅存她时,她又为了责任选择无偿向宇宙上交足以自己安身立命一辈子的空间,为了大局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抉择与责任,是人生中必然的课题,选择基于内心的责任,而责任使人前进。《三体》中的许多抉择往往就是在是否承担责任间摇摆,但他们基本都选择承担责任。
梁启超先生在《最苦与最乐》中说道:“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人生只有知道负责任的苦,才能体会到尽责任的乐。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在时代发展中勇于承担责任,传承历史精神,肩负起我们的使命勇往直前。

评语:


透过文字,我看到了作者的认真和静思。作为刘慈欣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三体》创造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宇宙体系,让人叹为观止,更佩服刘慈欣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缥缈于无穷宇宙的想象与浪漫。很高兴,小作者有一定的领悟。文章语言充满理性的思考,作者看到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在三体世界中,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特质,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文章主旨,引人共鸣。(辅导教师:杜纷纷)








以凡人之奋勇

护宇宙之文明

2022级6班 郭悠然

读书格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弗朗西斯·培根
读罢刘慈欣的科幻著作《三体》,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之间数年之久的生死搏杀串联起了历史、现实与未来,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让我如置身于茫茫宇宙之中,观看着文明间的生存与灭亡。
《三体》描绘的世界是瑰丽又神秘的,一度让我感到黑色冰冷,冷酷到了极致,可史强的出现却让故事多了几分暖意。他一脸横肉,相貌粗俗,举止无礼,对科学家汪淼博士没有一丝的尊重,一出场就让人反感。但是,越往后读,我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人物,他没有豪言壮语,却总是如及时雨般出现,用自己的特有的方式挽救几近崩溃的汪淼。让人反感的只是他的外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警察形象。随着案件调查逐渐深入,我看到了他的乐观,他的憨厚,他的从容不迫,他的敏锐和冷静。五大三粗、粗鄙无礼,只是他的外壳,遮掩不了他金子般的心。因为他的存在,这部科幻著作在字里行间平添了几分烟火气,温暖动人。他处处为他人着想,处处为人类着想。这不就是一位质朴、勇敢、无私的人民警察的形象吗?
在ETO大会上,面对核武器,他镇定自若,没有丝毫慌张:“知道各位都是不要命的,我们也是冲着不要命来的。”一位大义凛然、英勇帅气的警察就此定格在我心中。《三体》的结尾,他帮助丁仪和汪淼找回活着的意义:“把咱们看作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虫子从古至今从未被战胜过!”他那铿锵有力、大义激昂的话语气贯长虹,震撼人心,在临危受命之时,他奋勇前行,力挽狂澜,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勇气和担当。
在我看来,《三体》中更多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是让历史与人类延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人类对广阔星辰大海的热切向往。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因忘记使命而失去亲人,失去道德、信仰,也有人因为牢记使命而不惜搏上自己的生命,正如文中的史强。
“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森林。”这是英雄罗辑的梦,也是史强的梦,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

评语:


《三体》是一部备受中学生喜爱的科幻著作,它为每个读者都推开一扇仰望宇宙的窗户,让人们感受到浩渺宇宙的瑰丽璀璨,同时也被一个个致力于拯救地球文明的平凡人打动。郭悠然同学有感于史强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物,关注到了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的欲扬先抑的笔法,看到了史强粗俗不堪的外表下,有勇气、有担当的精神内核,同时对使命感进行了深入思考,读有所获!辅导教师:李艳莉



 供稿 | 何玉莹 赵良浩 郭悠然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李艳莉




时间:2023-08-02 18:00

阅读伴我成长 | 济源一中初中部暑期学生读书感悟分享(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