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初中部
师德师风先进事迹

倾情三尺讲台
静待一树花开


努力成为自己的一道光
❏化学组 谢田田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自信坦荡,光芒万丈。
——题记
一
循着光

2016年,我循着从小追逐的梦想,让梦想发光,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
二
成为光

2016年-2020年,连续五年,我在下冶山区学校任教。从成为教师那天起,我保持一颗用爱施教、用爱传教的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了山区孩子,专研教学,一丝不苟,不怕苦与累,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当时学校化学薄弱学科的困境。
自调入济源一中初中部以来,学校安排我教学生物学科,我的潜能再次被开发。面对陌生的学科,我发挥越战越勇的精神,慢工细磨,下功夫“啃”课本、花力气“磨”课标、请教人“涨”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我所带班级的生物成绩稳居前列!
三
漫天光

2022年9月,教学工作再次回归我的老本行——化学。我的热情只增不减,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是整个教研团队,抱团成长、进阶学习成了我的新目标。“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对于市区的孩子来说,“一桶水”的量已远远不够,要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是我们教研组达成的共识。行动落在实处,日常观磨优质课、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是我们组的常态;与兄弟学校联手,交流教学进度、研讨讲题细节是我们组的坚持。独行快,众行远。在抱团成长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四
发散光

我暗自努力做到学生口中“别人家的老师”,组建“化学追梦”群,利用放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补差答疑,每天风雨无阻,我的努力收获了学生的倾心。他们不仅化学成绩提高了,而且还掀起了一阵学化学的热潮,班里的问题孩子竟然慢慢地开始经常向我求教学习,我开心极了。
疫情期间,学校安排教师进行居家网课教学。每天,我安抚好孩子,便准时守在桌前,吃住在卧室。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反馈学习情况、私信鼓励学生成为那段时间的常态。即便自己身体正在遭遇嗓子“吞刀片”、“水泥”堵鼻子的情形,我依然做到有条不紊,随时随地在微信上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网课后期,学生们进入了倦怠期,遇到情绪焦躁、坐不住的情况,为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仪式感,我主动制作了上、下课铃声,花样布置作业,发布各种批改表情包,使学生耳目一新。
每年的化学实验训练如期而至,我牺牲周末时间加班加点。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每次训练结束,我与小伙伴交流最佳训练方案,录制和剪辑实验视频、制作公众号,忙到起飞的日子里,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傍身的技能又多了。
寓教于乐,我发觉,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哪怕是上一节高质量互动的课、学生主动问我问题、学生“互卷”式的刷题等等,我都会为之高兴一整天。
七年来,我担任过化学课、生物课、化学实验课、班主任、教研组长……多重角色,多个收获。我相信,只要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慕光而行。追光的我,自己也会身披万丈光芒。

于平凡中闪亮
❏办公室 李雨睿
夏日炎炎,绿树成荫。回想2022年,也是这样的季节,我怀揣着对未来的希冀,来到了济源一中初中部,开启我的奋斗之路。
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校园还是我在这里上学时候的样子,学风还是同样浓厚,环境依然优美,不同的是,我需要完成从学生向老师的身份转变。在这一年中,不仅面对着教学能力的考验,还要迎接行政工作带来的挑战,这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在这里,我切身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独有的青春与活力,同事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严格标准,带动着我在这个集体中不断进步和求索。
一
永远向上,脚踏实地

入校之初,我便接手了学校办公室的一部分工作。
落实学校的考勤制度:每周两次的日常考勤,一次集会考勤,一次例会考勤,让我在初来乍到的两周内,几乎认遍了全体老师,也为之后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做好每月考勤汇总,保证学校的相关考核有理有据。
做好学校各类活动的公众号宣传工作:济源一中初中部经常开展各类积极向上且有意义的活动,为展示学校的亮点与特色,学校宣传工作要到位。在上学期,主要由我来完成学校公众号的编辑工作,一次次的编辑,使我从一个公众号编辑的“小白”,逐步成为能够熟练运用各类工具,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设计巧思,使公众号排版更加精美的“老手”。
除以上工作外,每月还要举行一次文明办公室评比,鼓励老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来,打扫办公卫生,美化办公环境;管理学校会议室,保障会议室在各类活动中的正常使用。
正是以上这一件件对我来说新鲜且陌生的小事,遇到困难,不断克服,让我在这一年里学会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勤于思考,调整变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积极向上。
二
勤奋钻研,用力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加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因为我面对的不再是大学录课室里空荡的桌椅,而是一个个真实且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学生,课堂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而我也从不畏惧各种挑战。既然来了,便迎难而上。
首先,扎扎实实做好“备课”工作。从最初仅仅是把课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到后来能够熟练地将各知识点进行联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顺畅过渡各环节,把握重点和难点,离不开个人的钻研和每周的教研活动。在上每节课之前,自己必定要先将知识融会贯通,研读课标要求,把握课堂的重难点,合理分配各知识点的讲授时间,提前做大量相关题目练习,把握本节考点;还要积极学习,听前辈的课,利用网络资源听优质课,学习如何处理知识点的讲解,如何将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和考点融入课堂;每上完一次课之后,会根据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在课本和教案上做好批注,不断改善,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管理工作则是另一个重点,相较于上个学期,课堂关注点更多的放在自身能否讲好这节课,这学期重点是把握课堂上的活动组织和纪律。课堂上该严厉就严厉,也会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通过整体提问和单独提问适当调整学生听课状态,或集中全班同学注意力,或对个别同学作以提醒;合理利用量化考核制度,做到赏罚分明。
此外,我还阅读教育类相关书籍,以求能够解答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上的疑惑,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不断反思并记录,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教育是一场慢而温暖的修行,我愿用满腔热忱,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教育教学。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目标,书写教书育人的动人篇章。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 李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