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不辍守初心
李琳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时光飞逝,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回望过去半年可以说紧张忙碌,同时收获多多。在此,特别感谢学校各领导及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
回首过往,参加工作已经十年,我也深深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我将从工作经历、专业成长蜕变之旅、对未来的期望这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工作经历
2012年,我通过招教考试,加入教师行列,成为梨林一中的一名语文教师,担任三年班主任工作;2017年我调入太行路学校,担任语文教师,2021年9月,有幸来到济源一中附属初中,和在座的各位优秀教师成为一家人,共同为附中的未来奋斗。
二、专业成长
对于专业成长,这一方面,首先我需要自我批评,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缺乏规划的人。刚工作的前几年也出现过迷茫,有了孩子后,好像精力大多放在孩子身上,对于工作也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成长也只是跟随着大部队,或者是因为教学的需要,支离破碎地进行一些学习。
来到附中后,很感谢领导以及各位同仁的帮助,让我有了一次真正的个人成长,就是参与优质课。
面对比赛,我是一个很胆怯的人。所以我总是报以能躲就躲的态度。春艳姐的一句话“工作十年了,没有参加过一次优质课,没有去展现过一次自己,这可不行呀。”敲醒了我,让我也开始思考自我的价值,让我下定决心迈出这一步。
在备课组各位同仁的帮助和建议下,我围绕着六个课题,找来相关的书籍并收集各种资料,在不耽误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我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来备课,尤其是当课题确定的那一天,一直到比赛结束,晚上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从手写稿到打印稿,再到默写稿,一遍一遍修改,一遍一遍背诵。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那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通过比赛,我也意识到,功夫在平时,比赛时才不会措手不及。平时的教学,我们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标,让我们的课堂有效、高效、实效。我们要做学习型教师,与时俱进,不辍学习;做一名谦虚的教师,向他人请教并学习,取其长补己短。
除此之外,我也参与了学校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学校的比赛,让我有一个感觉,就像国家乒乓球球队一样,拿了世界冠军,未必能拿全国冠军。从各位同仁身上,我学到了他们教学中的亲和力,他们的应变能力和他们对教参的解读能力。
在这一次次锻炼的过程中,我逐步意识到,我们要有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气,自我设限是自我囚禁的牢笼,处在那里其实并不舒坦,要敢于突破自我设限,大刀阔斧,过关斩将,谱写一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赞歌。
再次我们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千万不要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三、对未来的期望
1.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学生就如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要逐渐脱掉他们思想上的“尘垢”,让其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来支撑,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能因一个小阻碍,就泄气,要用积极的心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坚持读书。教师要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在书中汲取营养,温故而知新,厚积而薄发,我要做好阅读的计划,至少要阅读2本班级管理书籍,5本专业类书籍。
3.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质。多听课,多向他人学习,坚持写教学日记、教学反思,认真完成语文工作坊的教学随笔,在问题的寻找与解答中,积累经验,促进个人成长。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这正是我们附中的真实写照。在新的一年,我们继续发扬“一面旗,一块铁 一家人”的精神,创造更多属于我们附中的辉煌。
主持人点评:我们追求成长,不是为了看见世界,而是让别人看见我们;不是要到达多么光芒万丈的终点,而是为了邂逅沿途的美景。一节课,磨出了一个青年教师对教育的深刻感悟;增强了一个青年教师走向优秀和卓越的信心;激发了李琳老师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提升了自己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让我们以赛课为依托,磨出精彩,磨出成长。
校长寄语:从手写稿、默写稿到打印稿,从迷茫到自信、蜕变、成长,你从参加优质课中收获了成功,找到了专业成长的方向,感到了团队的温情。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深。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班级事务都是一些细小的事,要想做好,其实不简单,唯有沉心静气,方能游刃有余。(黄小国)
以心育心 共同成长
王春丽
零的开始——空杯与感恩之心
来到附中的半年来,既要圆满完成工作又要兼顾家庭,时间,精力和效率时时充满挑战,却处处充满着感动。
第一次月考监考时,春艳老师找来教室对我说你家孩子发烧,我顿时心头一紧,忐忑中找到黄校,很支持地就准了假,后得知苗曼等老师就立马顶上了我的监考任务,刘主任见到我之后还关切地询问孩子的消息。
在日常教研和信息技术融合课的准备中,我的师傅宪军老师时常是一个一个问题耐心的指导,我的导师曹敏组长从整体和语言语态效率的细节跟进,艳清主任的在课程思想上的点播,小蕊老师的恳切提醒,彩云老师贴心的指导,身后的郭老师在我紧张心态上时不时的调皮提醒,沉稳的秦老师的信心鼓励,李琳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她的赛后心得,还有很多帮助的同伴,曹玲老师在我请假间爽快地帮我看班,潇潇和慧敏老师主动揽下延时,背后更有黄校和卢校以及各位领导的大力帮助与支持。
这些截取的只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片段,每天还有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看似很小却不小的事情,它们汇聚成我的一颗感恩之心传递给我的学生们。
学生——爱与宽容之心
班里有位男同学刚开学还挺积极,课上偶然发现他在发呆,随即提了个简单问题,不会后示意他坐下,正讲着,突然发现他直绷绷呆坐着,眼神还有些幽怨。课后了解到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原来在家里与小弟弟发生争执时多被责备,他的妈妈也一筹莫展,我的内心也挺难受,平时也是批评大的多。又一节课,见该同学挺在状态,没忍住提问了他,谁知干瞪眼,一动不动直至下课。沟通简直进入了死胡同。正巧家访,我们第一个就去了他家,之后的课堂终于忍住把他忘了。偶然一次评课,曹敏组长偶然提到最后一排的一男生上课很积极的讨论回答问题,我有点意外,后来发现学校才艺大赛舞台上有他尽情拨动吉他琴弦的身影,再后来他很积极地问我课后地理作业是什么?上课提出问题思考时,能看到他紧促双眉认真思考的表情,有时还能大声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爱是陪伴,是严慈相济,正是得益于学校家访和各种才艺活动的开展,各位附中人的齐心协力,学生状态发生了明显改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理念让我不断反思,调整自己去真正倾听,欣赏每个孩子的成长。
教学——严谨与钻研之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黄校经常提起一句话:学生是喜欢你这个老师才喜欢你的课。反思自己的课堂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1.基于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高效课堂仍需要不断磨练,;
2.关注基础薄弱学生,拉小所教班级间的差距,缩小同学科班级差距;
3.双减政策下,既关注学生基础又注重能力拓展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思考与设计;
4.其他细节性问题:表扬方法的多样化尝试等。
在以下四方面继续静心,耐心,细心下功夫:
1.持续向优秀同事请教学习。身边的同事个个身怀绝技,堪称业内专家,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用强大的个人魅力,精湛的专业素质,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感染着我,是他们引领着我的成长,是我学习的标杆和不竭的动力支持;
2.持续广泛阅读。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类书籍,课程,加强学习指导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3.坚持反思。及时整理和书写总结有质量的教学反思,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汇总反观审视自己的课堂得失,不断实践修正自己的课堂。
4.加强自身修养。教育的最高境界即是不言之教。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磨练,通过自己的课堂给学生以温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美好,感受到成长的力量。
对待课堂我将以敬畏之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方能致远。
未来——纯粹之心
何其有幸在榜样身边学习提高,何其有幸在附中这个团队中成长。有时不是我们爱着工作,而是有了这份工作我们才得以有爱的对象,不是我们教育着学生,而是有学生陪伴我们才得以有爱的互动。未来的我将以一颗纯粹之心,沉淀自己,努力成长做笃行致远的附中人。
主持人点评:春丽老师的报告像一场校园故事汇,有同事温情互助的故事,有老师对学生理解和帮助的故事,这些都是关于爱的故事,爱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热爱,毅然选择;因为责任,顽强坚守;因为重视,所以流泪;因为真情,所以感动。
校长寄语:选择附中,你义无反顾,虽然经历坎坷,但终如愿以偿。教学中你刻苦钻研,快速适应新环境,团队中你无私付出,乐于助人,有目共睹,望你能继续发扬优点,扩大格局,注重细节,要想向上成长,必先向下扎根,欲速则不达,要追求厚积薄发,珍惜现在,相信未来。(黄小国)
坚守初心 砥砺前行
梁姣月
时间回到2017年,教培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面对毕业和择业,我怀着对教育行业的热爱,应聘到郑州学而思任职英语教师。在那里,我得到了许多外出培训机会,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各分校,去学习去取经,学习优秀教师身上的闪光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训机构要求教师全英授课,一次课长达三个小时,这对我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于是备课时我会把讲台上说的每个词每句话形成逐字稿,并一次次试讲,这一次次的磨练让我快速成长起来。2018年1月在公司年会上,我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教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荣誉。
2018年,我加入了招教大军,考上后分配到了焦作市实验中学任教,期间参加了校级公开课,参与了市级课题研究,积累了学科论文,都取得了不错的奖项。去年10月,通过回调政策,我成功调入了我们附中,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也迎来了很多的机会和挑战。去年12月,我第一次参加市优质课比赛,从备课到赛课,校领导给予了宝贵建议和鼎立支持,整个英语团队在原道燕组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精诚合作,经过一遍一遍地试讲和完善,我们终于捧回了一等奖。
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可以以四个关键词做总结。
首先是“坚持”。在讲台上展示是教师的常态,参加工作以来,多亏了一次次的模拟、演练、试讲,才能让我不断成长。个人成长离不开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只有牢牢守住“坚持”一词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在外界干扰与个人迷失之下找到前进的方向。
其次是“平台”。学校给予我很多提升与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学校的组织下,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大量的听课、评课、教师展示等教研活动,我发现不足、不断改进。学校还定期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科研工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促进教师成长。学校给予的教育科研机会就是我个人专业成长的动力。
第三是“帮助”。初入职场时前辈的指导,参与竞赛时同事的帮助,“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把目标定的长远,在帮助和被帮助中走向远方。当然,百树成林才可以抵挡风沙,我的个人成长中,同伴的警示、领导的提醒、鞭策也是成长的良方。
最后是“感恩”。感恩所有的机遇与帮助,让我们的爱越来越广,让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助力前行。我非常庆幸,我们附中的团队实力非常强大,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个人成长的平台。
面对未来,我激情满怀,但更多感受到的是一份责任和压力!未来的路,还需要我们去铺设,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一直秉持自己教育初心,成长自己,成就学生。
主持人点评:凡是路过,都算风景,能占据记忆,皆是幸福。“坚持、平台、帮助、感恩”,希望姣月老师保持坚持的品质,利用好附中搭建的平台,不忘初心,不忘使命,铺好未来路,铸就教育梦。
校长寄语:初来乍到,惊艳亮相,全市优质课第一名的光辉在你头上,这有你的努力,你的付出,更有团队的策划、坚持、智慧、助力。常怀感恩之心,必有贵人相助,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俯身耕耘,向下扎根,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发奋图强,乘势而上,以优异的成绩,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黄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