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未来

——读《学习共同体》有感

刘喜梅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这是每一个学共同体人的梦想,也是每一个教育人的梦想……

教育几乎是所有人关注的民生领域,新课改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但是在中小学课堂中我们依旧看到学生的疲惫与无聊,我们老师的无奈与不安,只有走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才真正明白做教育有多难,课堂中为什么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小学成绩很好,但到了初中突然成绩下降开始厌学?学生为什么没有持续的学习力?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很好却没有创新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

陈静静博士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候会表现为“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所谓的“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这也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学生,那时我带初中一年级,班上有一位女生,她长得很漂亮,性格温柔,做事总是慢慢地,从来没见她为什么事着急过,哪怕她数学考了30分。我认真观察过她上课,坐得端端正正一节课一直在做不停的做笔记,对于我的提问从来不举手、不参与、不反应,即使我把她叫起来,她也只是站在那里不做任何反应也不思考问题,只是等着“老师放过她”让她坐下。再看她的课堂笔记非常整齐,我在黑板上写的内容她都会一一记录下来,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作业更是整齐,像打印的一样,认真得让人感觉“心疼”。她的父母非常着急找到我,原来她在小学学的非常好,一直是三好学生,上了初中开始迅速下滑。我一直困惑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学习了学习共同体才真的明白,原来她在小学已经是“隐形学困生”了,她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模仿和反复的记忆。“虚假学习”用陈博士的话说,就是“假装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类型的学生,会采用各种伪装的方式来蒙蔽老师,进而逃避学习。仔细观察,他们可能会表现得非常遵守纪律,比如坐姿非常端正,对老师察言观色,高度配合,紧跟老师的步调,不会对老师的教学进度造成任何的干扰,他们还会存在假装写字,假装读课文,不懂装懂等一系列自我伪装的行为。

如何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让那些厌学的孩子重新进入学习状态?让那些追求表面成绩和完成任务的学生更加自主地、持久地深度学习呢?陈静静博士和她的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们经过大量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逐渐打开学生学习的“黑匣子”,揭开了课堂的核心问题所在,那就是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点,学习特点和学习过程,所以无法从学生具体需求出发来设计高品质的课堂。要设计出高品质的课堂要从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做起,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的方法是基于对焦点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这是一种适用于个体教师和研究者的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可以独立完成的能够迅速判断和剖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据此进行课堂改进的有效方法,这样使课例研究真正走向老师的日常研究生活,从而设计出高品质的教学设计。

高品质的学习设计主要载体就是学习单,学习单也叫做学习任务单,主要作用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具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等。学习单的设计要体现‘少即是多’的原则,以2-3个问题为宜。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倾听、反思以及老师的引导对这个核心问题进行解决,而老师和课堂观察员则是通过观察焦点的学生发言、动作、眼神、记录焦点学生的关键事件,发现焦点学生学习的困境,从而在课堂观察和反思当中来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撬动我们一线老师的课堂变革。

我们应该如何改变?

1.改变,要从学会相信开始

我觉得改革一定是始于相信的,我们老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才会有态度上的转变,最后才会有行动上的实践。相信不仅仅要相信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相信我们的学生,要相信学生总是先于我们改变的。当一种新的理念同时传递给我们教师和学生以后,学生一定是先于我们老师改变。真正推动改革的,如果说前期是老师的话,那么后期则一定是学生。

2.改变,要从学会慢下来开始

通过上千次对课堂和学生的观察研究,陈静静老师发现,课堂上的第一大矛盾就是复杂而缓慢的学习历程和快速而压缩的教学过程之间的矛盾。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积极去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体会他们遇到的学习困难,才能去解决这些困难。从目的出发,以需求点为导向,为了学生在每节课堂都能学到知识,观察与研究是完成教学改进和突破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的课堂真的要慢下来,凡事多等30秒,当孩子说错的时候,当他说得不完美的时候,我们再等一等,不要急于帮助学生越过那个障碍,因为当你帮助学生越过障碍的时候,其实下一次学生遇到同样的障碍依然越不过去。我深感:我们现在的课堂,最需要做的,可能就是让它慢下来,慢慢地学会倾听,慢慢地学会思考,慢慢地学会有质量的学习。学共体的课堂告诉我们: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3.改变,从教师角色的转换开始

要由一个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一个“倾听者”和“共同学习者”,就要营造一个润泽温暖的学习氛围。陈老师举了两个关于倾听的例子,美国教师和日本教师。美国老师蹲着听学生讲,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日本老师坐下来,学生上来讲自己的问题,让课堂真正围绕学生展开。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和学生真正地交流融合,先和孩子建立好融洽的关系,先让班级凝聚好关系,把团队做好。

读了陈静静博士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我最大的体会是:现在一群不善于学习的老师正在拼命教书。说的其实是我自己,我曾几年都不看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更不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还在用昨天的教育理念教今天的孩子,让他们去应对明天的千变万化挑战。对于教师来说,真的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不求上进,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知识,就难于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想要走得快一点,就一个人走;想要走的远一点,就结伴而行”;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坚持就是胜利。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所有老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学习共同体也让我们老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形成命运的共同体。

 

 

重心下移  人人参与

——读《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有感

郭 巍

几年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听了吴教授的讲座,暑假重新拜读了吴亚萍教授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拜读,经过学习及读书让我不得不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去理解今天的教学。

一、吴亚萍教授指出教学中的几种现象  

(一)不开放:没信心,“小步子走”的现象,问题设计缺乏挑战力度;  

问题设计缺乏挑战力度,题目多,多到吓人的地步。还有的问题,为了扩大发言面,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要几个学生回答,一人回答一点,然后由老师进行整合。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就会陷入浅尝辄止,点到为止的怪圈。

(二)不放心:“替代思维”的现象,学生基础性资源的匮乏; 

“替代思维”现象,使学生基础性资源匮乏(老师替,学生替,组长替,相互替)。看似公平的课堂,其实是真正的不公平。小组讨论若题目简单就变成了对对答案,小组讨论若题目有点难度,就变成了不会的同学抄抄答案,小组讨论若遇到开放性的题目,就变成了凑凑答案,最后得到锻炼的不是小组长就是好学生。 

(三)不关心:“视而不见”的现象,教师捕捉资源意识缺乏;

忽视学情现象。关于单元学习中,什么才是最需要老师指导的?当学生在回顾某类知识点,教师就要进行点拨。对于学生产生的不是自己需要的资源,视而不见,上次李老师在教研的时候给我们举了一个明显的例子。

(四)没耐心:“盲目开放”的现象,教师点拔回应意识缺乏。 

二、要重心下移,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

在吴教授的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就是”人人参与”“相信学生”。“人人参与”就是课堂上真正关注学生,以学生的思考、探究、创新为主,这样才能成就课堂的精彩。人人参与,就是要对对待学生尊重、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要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重心下移”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要动起来,但有时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也或者说不够放心,不敢放给学生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生怕学生完成不了,就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将问题分割开简单化了,这些都是对学生不够了解的表现,所以备课中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

重心下移,要下移的不仅仅是课堂的设计,更是教师的意识。把重心放下去就要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能,放下去就要生成教学的基础性资源,放下去就要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放下去就要改变学生思维表浅和定势。

吴教授说:一个不会对于全部不会,我们要使每个孩子在数学课堂上的高层次思维得到发展,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生长,当然这里绝不是在数学课堂上不断地做题、练习。我们要把重心下移,面对班级中的中下等学生。那么如何面对中下等学生呢?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而非用好学生的思维来进行包办,代替。而此种方式换来的绝对不是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而是大面积的提高。

当教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之后,教师不能只看班级中有多少学生做出来了,然后让他上台展示,这是一种假展示,他不能真正代表全体学生的水平。教师应关注什么呢?应关注那中下等学生,看他们解决到哪个地步了,然后在他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梳理,再建构,这样这部分学生才能学有所获。

三、我们要从整体上建构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割裂开来

在课堂的教学中不仅仅要有知识,还要有人。知识的设计,要有整体意识,要在整体中了解局部,要在局部中形成整体。教学的结构,基本上是按照整体感知,合理猜想,辨析真伪,提炼结构,拓展延伸,这样一个过程。结构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迁移,教一个结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结构去学习新的知识。要真正体现课堂中的教与学的互动,既要以教为中心,也要以学为中心。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吴教授说:要从学生成长的视角出发,备好一类课。吴教授还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整体”、一定要考虑长程两段的策略:教结构----用结构,达到整体--部分--再整体。这里面也包含两个策略。一是整体感悟的策略,二是融合渗透的策略。在讲授概念教学时,要经历上位感念到下位感念的学习过程,经历从事实材料到感念抽象的过程。整体上要初步感知整个教材的整体内容和教学价值。然后教结构,用结构。并且在起始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慢,要缓,让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认识。

在讲授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位移这四个方面时,我们可以重点对一个(或两个)比如《平移》(《旋转》)进行“教结构”,重点讲解。那么后三个(或两个)就可以用“用结构”,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并熟练掌握。在“教结构”这个过程中,要考虑放与收的关系。一是以大问题设计为前提,而且问题之间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二是将大问题"放下去"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教学的重心下移,使学生基础性资源得到生成,也能使他们的起点状态得以呈现:三是将学生生成的不同信息各种资源“收上来”,为下一步形成生生和师生的互动提供互动性的资源;四是思考资源要以生生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才能利用有效,通过"收"的层次性,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推进和提升。作为教师,就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收集用于推进课堂教学来达成目标的这样的一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立足点是从学生的角度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真正把教的过程改为学的过程。

课改永远在路上,这本书我只是进行了一遍阅读,在以后,会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再次拜读,课堂要改革,思维方式要改革,要研究,要学习,要提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读《学习共同体》有感

苗丽娟

陈博士说,几乎所有的学困生都经历这样的蜕变历程: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发求救信号-无回应-未完成学习任务-受到负面评价-失去信心-放弃。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这些学生称为课堂上的“观光者”,这些“观光者”很少被教师点名,也很少主动举手与大家分享信息。在教师与“观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 别管我,我也不会打扰你”。这些学生一直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随着学段的升高,“隐性学困”不断转化为“显性学困”。低年级遗留下来的学习困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学生到了高年级越来越跟不上。这就是进入初中以后,当学习任务的难度要求提高后,课堂上的“观光者”增多的原因。

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会真实地发生? 如何让每一位孩子真正从心里接收知识,掌握知识?如何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

一、关注学生

每一个孩子的状态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学习状态。因此,面对这众多的学生,我们要关注到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及生活中的表现,有一颗细腻且坚持的恒心,总能发现每一个处于角落的孩子。

二、沟通交流

关注会让我们对每一个孩子了如指掌,在关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关注中我们会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关注也会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各种学习上的困难,甚至是生活中的困难;最宝贵的是关注会让我们收获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友谊。所有的关注凝聚在一起,我们才能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既给与学生鼓励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短板。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恩威并施中找到更优秀的自己。

三、齐心协力

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复杂的思维和互动的过程。一个孩子的学习并非易事,这是教师与学生及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与家长的齐心协力尤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白自己对孩子真诚的心,为孩子们的学习做了什么。我们的家长也应该让老师知道她们课后为孩子的学习做了哪些督促。大家相互理解,才能齐心协力。这样,我们才能从多个维度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高品质学习。

四、深度思考

课堂中,面对如此多的“观光者”,我们该如何打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紧紧与课堂相贴?在不断的探索中,我想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学习才能真实发生。作为一名老师,首先我们创造教学情境,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去思考。同时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具有清晰地可视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隐藏的东西,我们如何才能看到学生思维中呈现的内容?思维导图就能够很好的呈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其次,我们在日常的课堂中要学会追问,让追问引领思维走向深入。追问是迫使学生思维一点点走向深入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一个个追问形成一条问题链,迫使学生不得不更全面的思考问题,更深入地研究文本,最终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能应对一连串追问的学生肯定是一个极具学习力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能真实的发生。“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这是每一个学习共同体人的梦想,也是每一个教育人的梦想!

 

 

《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

赵胜利

这个假期中,又拜读了李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再次受益匪浅。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高效课堂的新理念以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等。

何为“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多么简单精辟的见解,一节高效的课堂就好比一个大型的购物超市,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补充,学生身处其中,被琳琅满目的知识深深吸引,自发性的尽情浏览、采购、吸收,既避免了学习上的倦怠情绪,又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达到学习与成长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进一步而论,在此过程中铸就了学生与教师的幸福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生命的价值与神奇。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造一节高效课堂就要从核心的四个方面做起:教育、教师、学生、教室。教育可以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罢此书,我觉得实实在在的讲,教育就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与学习的纽带。我们不能再狭隘的理解为教育只帮助了学生的成长,它同样帮助了教师,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

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人物,才是师生“日心说”中的太阳。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上课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声音是否响亮,回答问题的学生是否占到全班人数的大部分这都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指标。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带动起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轻松地空间,让其思维尽情发挥,学生敢想敢说,争先恐后,参与人数多、密度大,课堂紧张而活泼,读、说、讲、评紧密结合,这才不失为一节高效课堂的标准。

在对此书的研读与学习之中,另一个对我颇有感触的内容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一部分,最近几年,“幸福感”一词炒得火热,人们碰面会经常问来一句“你幸福吗?”,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在教与学的共同过程中,我们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共同追求成长与学习中的幸福。

谈到这一话题,我想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不仅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成长,我们教师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而这种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得了的,也只有教师才能专门享受得到的,这一点是让其他行业人员羡慕不已的。  

幸福感的另一方面就是来源于教师本身,人人都在追求进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更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融会贯通,力求给学生提供最容易接受,又拓展思维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努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双重进步,进步就是朝向幸福的阶梯。

《高效课堂22条》是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与品读的好书,每读一遍,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深意和内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慢慢的将李老师的创新之处进行实施、深入。努力打造适合学生适合教师的高效课堂。

时间:2022-04-19 10:38

最是书香能致远|济源一中附属初中教师暑期读书感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