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始建于1926年,是“全国文明校园”“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

风雨沧桑,文脉延绵。她曾三易其址,多次更名,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时期,党继新、薛子中等济源早期共产党员以师范教师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的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进步力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誉为“红色革命摇篮”。她从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到屡创辉煌、桃丰李盛,声名远播。现校区占地515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设计新颖、气势恢宏、造型别致、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先进。学校拥有120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500余名教职工。郭沫若先生亲题的校名、范曾先生题写的校训熠熠生辉,令人瞩目。

躬耕不辍,弦歌不绝。多年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质量为上”的办学宗旨,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走出了一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

学校以“培养个性飞扬、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传承“弘毅笃行、致美致远”的学校精神,形成“知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团结勤奋、文明进取”的校风,“润材以德、琢璞以心”的教风,“乐学善思、涵品养慧”的学风,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每年学校都有多名学生被国内外名校录取,一大批优秀学子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受到全区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建设探索出一条以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推动班主任专业成长为中心的“三化协调”(班主任论坛制度化、德育优质课常态化、班主任研修规范化)发展之路。“8+1”工作室、电影课程工作室、心理辅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专著、参编专著20余本,应邀到全国各地交流数百场,已形成享誉省内、辐射全国的影响力,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靓丽品牌。

强化体育美育,促进全面发展。学校体育设施全国领先,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健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竞技体育水平始终处于全省第一军团的行列,篮球、田径、乒乓球等项目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冠军,正立足全省,走向全国。学校艺术团80余个节目在省部级展演中获奖,曾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访问演出。学校每年都有多人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顶尖院校录取。

知行合一促成长,劳动教育谱新篇。学校定期开展“综合实践周”,研学旅行常态化,打造出一系列综合实践精品课程。组建三十余个社团,持续开展“社团文化节”,展示学生活动成果。建设“育田数理探索馆”、3D打印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开辟多个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劳动资源,创新课程内容,探索新方式,综合劳动有机融合,在校内外开展各类劳动,培育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时代新人。

九十余载风雨兼程,九十余载一路放歌。学校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建立附属初中,成立国际部,开启新一轮发展,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办学。作为济源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各类毕业生六万余人,优秀学子可谓灿若星河。他们达则兼济天下,平也木秀于林,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百余项省部级荣誉称号,被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全体济源一中人继往开来,多元发展,守正创新,奋力拼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为实现“济济多士、源远流长”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时间:2020-11-25 20:03

济源一中:放飞理想的地方